首頁課程表園區活動表直播課表經書法寶影音集成
 2022-04-15 (第948期)歷史報份訂報/退訂     

若內容無法正常顯示,請按此處


 會務訊息

第六屆假日佛學院招生中

成立緣起
 為念三寶恩,不忍聖教衰,祈盡綿薄力,
 護持正法輪,三寶常住世,廣度一切眾。

教學宗旨目標
 一門深入,解行相應,入佛知見,究竟離苦得樂。

開課日期:2022/07/16(週六)開學。

... 報名方式及簡章說明


本會課程活動場所、教室防疫新措施

疫情趨緩,指揮中心宣布112日起再度鬆綁防疫措施,即日起,放寬老師授課時可以不用戴口罩,但學生上課依然必須配戴口罩。人流管制措施:教室以實際座位數入座,不受人數限制不限梅花座/間隔座

相關防疫措施:
(1)維持實聯制QRcode或手寫)登記體溫量測酒精消毒
(2)教師授課時可以不用戴口罩,但學員須全程戴口罩,禁止飲食。
(3)加強麥克風消毒。中場休息時間,須保持社交距離,勿群聚交談。

十二樓佛堂《地藏經共修》

本會十二樓佛堂,恭請心誠法師主法領眾,舉辦《地藏經共修 》。歡迎各位蓮友踴躍參加,積聚資糧,共霑法喜。
共修時間:每月第一週週日,上午9:00至下午4:30

十二樓佛堂《八關齋戒暨大悲懺共修》

本會十二樓佛堂,恭請心誠法師主法領眾,舉辦《八關齋戒暨大悲懺共修》。歡迎各位蓮友踴躍參加,積聚資糧,共霑法喜。
共修內容:傳授八關齋戒、開示及念佛、午供、大悲懺共修、晚課。
共修時間:第二週週日,上午9:00至下午4:30
注意事項:發心受八關齋戒者,請自備海青,當天過午不食,並勿穿戴皮革衣物、首飾及塗抹香水、精油。

十二樓佛堂《華嚴懺暨念佛共修》

本會十二樓佛堂,恭請心誠法師主法領眾,舉辦《華嚴懺暨念佛共修》。歡迎各位蓮友踴躍參加,積聚資糧,共霑法喜。
共修內容:禮拜華嚴懺、午供、恭誦普賢行願品、念佛、晚課。
共修時間:每月第三週及第五週之週日,上午9:00至下午5:00

十二樓佛堂《慈悲藥師寶懺共修》

本會十二樓佛堂,恭請心誠法師主法領眾,舉辦《慈悲藥師寶懺 共修》。歡迎各位蓮友踴躍參加,積聚資糧,共霑法喜。
共修時間:每月第四週週日,上午9:00至下午4:30

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徵才啟事》

攝影剪輯後製正職人員

◎工作內容:
•本會現場講堂及教室課程攝影。
•支援本會園區活動攝影。
•課程攝影後製剪接製作。
◎我們所需的基礎條件為:
•正信佛教徒、待人有耐心、處事能積極,願將專長貢獻於佛教,造福學佛大眾者。
•具基本攝影概念及相關操作經驗。
•具後製剪接之概念及相關操作經驗。
•無經驗,願接受培訓學習攝影及後製剪接能力者亦可。
◎應徵方式:
•履歷表 (下載) 請email至mis@budaedu.org或交至本會3樓。
•或以信函寄至本會「台北市杭州南路一段 55 號 8 樓 之1/資訊組收」(未來若有任何職缺異動情形,請自行參考網頁。恕不另行通知。)

法寶流通股工作人員(五股書庫)

◎需求人員: 法寶流通股工作人員(五股書庫)
◎工作性質: 國內外法寶寄贈結緣流通、書庫倉儲管理、申請信函、Email處理等各項相關工作。
◎工作地點: 本會五股書庫 (新北市五股區)
◎需求條件:
1. 身心健全,能搬運經書法寶重物。
2. 高中職(以上)畢;備汽機車駕照為佳。
3. 電腦基本操作,Word、Excel、E-mail處理。
4. 一般英文讀寫。
5. 願發心在佛教界工作,能與大眾和合相處,工作態度積極進取,富服務熱忱,協調性高,有責任感,已受三皈,具正知見之三寶弟子。

◎有意應徵者,敬請備妥詳細履歷、照片及自傳,並請詳述學佛歷程、發心至本會工作之因緣及對未來工作之期許,函寄:台北市杭州南路一段55號11樓 朱師兄 收,或 Email 至:budaedu@budaedu.org TEL:02-23951198 ext 37
◎經本會審核後,另行約定面試時間;不適合者,恕不退件。

財政部《愛心碼》使用說明

本會的愛心碼為「5511」,單位簡稱為「佛陀教育」。

本會的「愛心碼條碼」:

「愛心碼捐贈電子發票」:在消費時,可以口述「愛心碼5511」或持「愛心碼的條碼」,即可將電子發票直接捐贈給本會。

歡迎大眾一同響應,讓社會大眾的愛心,更有效率地流向各個公益團體,將無形的電子發票化為支持公益團體的美意,同時減少紙本發票的開立,為地球的環保盡一份心力!

 

▲回目錄 

課程活動


  

本會最新公告



華藏教學園區活動公告


▲回目錄 

經句法語: 專心一意勤修正行,諸塵垢病自然消除。

佛經選讀 《最勝問菩薩十住除垢斷結經》

《最勝問菩薩十住除垢斷結經》云:
若使有人專心一意勤修正行,
  無他餘念而順其法,
  諸塵垢病自然消除。

▲回目錄

緇門崇行錄 蓮池大師

終夜拱手

  宋朝廬山圓通寺居訥禪師,常常入定,法相特別。初夜時,兩手交叉,自在湛然;到中夜,交拱的兩手漸漸昇高到胸口,侍者每每看到大師兩手昇至胸口,就知道雞要初鳴了。求法之人應該如此專心一致,渾然忘我。

..........

  (趙)宋圓通訥禪師,常入定。初,叉手自如;中夜,漸昇至膺,侍者每視以候雞鳴云。

緇門崇行錄淺述(2013年重新排版)》明.蓮池大師 作/吳錦煌居士白話淺述
▲回目錄

法語開示 

世間無難事,只怕不專心

  真正搞清楚、搞明白了,這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決定不會再換題目,就像海賢老和尚一樣。這個人的長處是老實,老實人很難找,一萬人當中找不到一個。老實、聽話、真幹,他具備這三個條件,所以能有一百一十二歲這樣長的壽命。這個壽命是阿彌陀佛加持他的,如果說念佛往生,應該他在三十歲之前,這個條件就具足了,阿彌陀佛就可以接引他往生,為什麼還要讓他活這麼多年?老人自己說出來了,阿彌陀佛要他表法,說他修得很好。
  他修的好處在哪裡?諸位細看這張光碟,細細看《來佛二聖永思集》,看這個小冊子,你就會發現,為什麼佛叫他住世表法,不叫我們?他修得好,我們修得不好。好在哪裡?好在專心。海賢老和尚說得好,「世間無難事,只怕不專心」,這不專心就沒辦法了。他專心,心裡頭只有一句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沒有,這叫專心。如果心裡還有一樁事,心就不專了。心雜亂、生煩惱、造罪業,天天都在造,時時都在造,他自己不曉得。他造的罪業,有有意的、有無意的,不管有意、無意,天天在造,怎麼得了?全是輪迴業,不能不知道!
  老和尚一生真正是修淨業,每一天從早到晚,生活是淨業,工作是淨業,待人接物沒有一樣不是淨業。你看他一生,恆順眾生,隨喜功德,《無量壽經》上所說的理事,他全做到了。雖然不認識字,他什麼都知道,這什麼意思?他念佛念到一心不亂,「一心不亂」裡面最高層次的「理一心不亂」,他功夫到這個境界。理一心不亂相當於禪宗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換句話說,跟六祖惠能大師是同一個階級、同一個階層。只是他生在這個戰亂的時代,他不能說法,不是他不會說。師父教他不要說,你知道了就好,別說,不要指手畫腳,老老實實一句佛號念到底,就表這個法,教一切眾生老實念佛,其他的全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說這種話,不是明心見性的人說不出,我們不能不知道。

(本文節錄自淨空法師講述-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七三集)

▲回目錄

 月刊訊息

3月出版消息

1. EN470 Kamma Vipaka 3,000冊
2. TI397 藏文(竹巴噶舉):課誦總集-從安樂前往安樂的階梯 20,000冊
3. CH370-18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500冊
4. CH378-30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500冊
5. CH370-32 佛遺教三經(附:佛說無常經) 1,000冊
6. CH300-06 楞嚴咒(易背本)、大悲咒、十小咒 1,000冊
7. CH610-24 佛七常用課誦儀規 1,000冊
8. CH610-37 佛門必備課誦本(淨律寺重排版) 500冊
9. CH324-07 金剛經講義、金剛經心印疏、金剛經新眼疏 1,000冊
10. CH374-07 金光明經文句記會本 1,000冊
11. CH382-02 大佛頂首楞嚴經義貫(上下冊/套) 1,000套
12. CH463-13 地持、瑜伽菩薩戒會本 1,000冊
13. CH466-02 瑜伽菩薩戒本 1,000冊
14. CH540-09 百法明門論、八識規矩頌論註合刊 500冊
15. CH565-18 大乘起信論述記(2009年重新編排版) 500冊
16. CH826-02 天台宗綱要(2008年重排版) 500冊
17. CH830-26 唯識學概要 1,000冊
18. CH861-01 淨土宗教程 500冊
19. CH863-03 彌陀淨土法門集 500冊
20. CH867-02 果如法師教念佛法門 500冊
21. CH154-03 業與果報 1,000冊
22. CH159-01 善用其心集 500冊
23. CH281-03 具行禪人修行略傳 1,000冊
24. BP143 金身藍底阿彌陀佛*PVC名片卡 1,000張
25. BP197 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塔*PVC名片卡 1,000張
26. BP295 東林寺藥師佛三聖與十二藥叉大將圖*PVC名片卡 1,000張
27. BP359 文殊菩薩聖像(騎獅像)*8.9x13cm-護貝卡 1,000張

 

 

 

▲回目錄

2月份海外法寶贈書

國家

單位

箱數

越南

仁慈寺

175

香港

佛教慈慧服務中心

12

印度

LIGHT OF BUDDHADHARMA FOUNDATION INTL-INDIA

321

2022年2月份,共計3個單位,佛書法寶508箱。

 

 

 

▲回目錄 
訂退報 | 課程表 | 園區活動表 | 直播課表 | 經書法寶 | 影音集成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