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6-25

  更新日期: 2010-06-25 
(1) 本會開課中:
(每週皆有新增,歡迎點播下載)
課表 講  題 主講 影片
聲音

大佛頂首楞嚴經 居士熊琬居士 rm 聲音檔
瑜伽師地論:菩薩地之二_六度四攝章 廖誠麟居士廖誠麟居士   聲音檔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簡豐文居士 簡豐文居士 rm 聲音檔
佛說阿彌陀經 淨方法師淨方法師   聲音檔
佛陀本生-大乘菩薩精神 宗譓法師   聲音檔

無量壽經 photo淨台法師 rm 聲音檔
天台止觀析津 photo振法法師 rm 聲音檔
法華玄義 photo振法法師 rm 聲音檔
天台入門 photo振法法師 聲音檔
攝大乘論 廖誠麟居士廖誠麟居士   聲音檔

菩提道次第廣論─道前基礎 photo淨雲法師   聲音檔
成唯識論 photo智懿法師 rm 聲音檔

妙法蓮華經 鄭石岩老師 鄭石岩老師 rm rm
佛學入門 photo簡豐文居士 rm 聲音檔
剋毒孔雀-藏傳修心密法 翁仕杰居士翁仕杰居士 聲音檔

真心與妄心 居士蔡玉鳳居士   聲音檔

佛學進修班_法界圓覺學
:大乘起信論
居士吳道行居士   聲音檔
(課程免費,歡迎隨時加入)
影片檔 新增佛法影片檔
主講講  題備 註

心宏法師
十善業道經 2006.印尼

誰才是真正的婆羅門?

修習止觀,安住僻靜處,遠離塵垢,
該做的事都已經做了(所做皆辦),沒有諸般煩惱,
並且證得最高境界(涅槃)的人,我稱之為婆羅門。 (偈 386)

  有一天,一位婆羅門心想:「佛陀稱呼他的弟子為『婆羅門』,我是四種姓中的婆羅門,所以也該被稱為『婆羅門』!」

  有了這種想法後,他就去找佛陀,請教這個問題。佛陀回答他:
  「我不會因為一個人是四種姓中的婆羅門,而稱呼他『婆羅門』,我只稱呼阿羅漢為『婆羅門』。」

:佛法主張人必須自己努力修行,以獲得聖果,聖果是無法世襲的;一切眾生都可能經由滌除所有的污垢和煩惱,而成為聖者。

•摘錄自•法句經•故事集》達摩難陀法師著

印光大師的啟示  字字珠璣篇--印光法師法語精選(26)

◎ 凡修行人,只可息心淨念,不可起越分之希望。

◎ 當極努力做人,必須要孝順父母,親近有德之人,遠離荒唐之輩。必須閑邪存誠,克己復禮,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摘錄自•《印光法師文鈔》、《印光大師的啟示》釋見文編述

蕅益大師靈峰宗論

總論
世人病釋氏無父。而釋氏之孝其親,反過於世人。傳記所載,蓋歷有明徵矣。今猶有嫉僧如蛇蠍者,則僧之罪也。即可痛恨,其罪有三。安享十方之供,而不念其親者,一也。高坐舟車,而聽其親牽輓如工僕者,二也。割愛出家,而別禮他男女以為父母者,三也。願諸世人,毋以此三不才僧,而病一切。

•摘錄自•《釋門真孝錄》張廣湉輯

淨土十要問答

 一、彌陀要解(10)

為何持名者光明壽命與佛同齊?

光壽名號,皆本眾生建立。以生佛平等,能令持名者,光明壽命同佛無異也。復次由無量光義,故眾生生極樂即生十方,見阿彌陀佛即見十方諸佛,能自度即普利一切。由無量壽義,故極樂人民,即是一生補處,皆定此生成佛,不至異生,當知離卻現前一念無量光壽之心,何處有阿彌陀佛名號,而離卻阿彌陀佛名號,何由徹證現前一念無量光壽之心。願深思之。願深思之。

•摘錄自•《淨土十要》蕅益大師選定/《淨土十要問答擷錄》成時法師節要•李圓淨居士增補

◎ 舊習最害事──吾欲進,彼則止吾之進;吾欲新,彼則汩吾之新。甚可惡,當刮絕之。

壞習慣是每個人追求進步和新知的負擔。我想要前進,它就會阻止我的進步。我想要革新,它就會打擊我的意志。實在是很可惡,應該要徹底刮除根絕所有的壞習慣才是。
(註:「汩」:擾亂。)

•摘錄自•《佩玉篇》弘一大師擷集/正義法師小註/杜文月白文

●華藏園區
 

本師釋迦牟尼佛七
共修法會 通啟

一、主  旨   本師釋迦牟尼佛、為度脫眾生出離生死苦海及一切煩惱、成就無上佛果,應化世間、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結集而成三藏十二部經典、才有今日佛教住持三寶,普度眾生、離苦得樂,為佛弟子當念報佛恩。故本會舉辦精進釋迦牟尼佛七,依佛教示、受持八關齋戒、放下萬緣、專心修行,祈以佛力加被、法水蕩滌塵垢、剋期取證、明心見性、見性成佛,親見釋迦真身、毘盧遮那如來華藏世界、無量莊嚴之勝境,回向世界和平、人心向善、功德無量。
二、主七和尚恭請 興 律師 主法
三、共修日期9月9日(四)∼9月15日(三),共7天。
四、共修內容早課、傳授八關齋戒、讚佛、繞佛、懺摩(拜願)、晚課、開示。
七、報名日期即日起至 額滿為止。
( 詳細內容請參考>>全文 )


2010 教師生命覺知佛學營
∼纏縛 與 解脫

時  間 7/07 (三) ∼ 7/10 (六),共四天三夜。
地  點本會華藏教學園區(北縣深坑鄉阿柔村5鄰大崙尾9號)。
對  象公、私立國小、國中、高中等學校之教師。
課程簡介邀請出家法師及專家學者授課,並由學員發問、討論及分享心得。
課程含:專題演講、禪坐、經文導讀、瑜珈、影片教學、師生座談、小組研討等。
名  額男眾50人,女眾70人,額滿為止。
報  名 報名表下載,請詳細填寫後:
1. 直接用E-mail報名(E-mail:doctrin@budaedu.org)
2. 函寄本會「(100) 台北市杭州南路1段55號11樓」法務組 收
3. 親自報名:至本會3樓服務台索取報名表。
4. 傳真報名:FAX:(02)2391-3415
錄取通知將會用E-mail或電話告知
費  用全免。
( 詳細內容請參考>>全文 )

2010 大專青年生命樂活營
美麗人生拼圖-人間有情

  人從出生起,便在父母恩養的親情中長大,接著經歷兄弟姊妹的手足之情,學校中的同窗之情,交往認識的朋友之情,乃至男女的愛情,「問世間情是何物?」且聽聽樂活營的老師怎麼說……?

一、主  旨歸趣:分別從世間與佛教兩種觀點,來探討人間情 ──
1. 世法:學習如何知恩、感恩與諒解,從同理心、對方的立場來看待彼此,因此獲致和諧美好人生。
2. 佛法:把情感當作人生課題來面對及修鍊,淨化執著,開展慈悲。
二、時  間 7/02 (五) ∼ 7/05 (一),共四天三夜。
三、地  點本會華藏教學園區(台北縣深坑鄉阿柔村5鄰大崙尾9號)
四、對  象大專在學青年暨35歲以下社會青年。
五、課程方式以專家演講、影片欣賞、討論座談等多種型態之方式學習,並安排簡易的佛教早晚課誦以及舒筋活絡課程,平衡動靜,達到身心靈舒展之效。
六、課程內涵 第一天 (7/2):情:總說人間總總情感的看待方式與心境調適。
第二天 (7/3):有情:細談人際相處之道,學習知恩與感恩。
第三天 (7/4):覺有情:介紹佛教對情感的看法,從情執轉為大悲。
第四天 (7/5):人間有情:做一個在家菩薩,運用佛法在人際關係中。
費  用全免。
報  名名額100名,額滿截止。報名表下載,請詳細填寫後:
1. E-mail報名,本會E-mail:doctrin@budaedu.org;
2. 函寄本會「台北市杭州南路一段55號11樓」法務組 收
3. 親自報名:至本會3樓服務台,索表報名。
4. 傳真報名:FAX:(02)2391-3415 ; 錄取通知將會用E-mail或電話告知。
( 詳細內容請參考>>全文 )
●最新課程
本會永久開設各種佛學課程,免費參加!(請參考>>課程表
公告日期:2010/6/08

如來藏思想概說 課程公告

  本會三樓講堂,自 7/21 起,每星期三晚上,將由玄法師講授「如來藏思想概說」課程,歡迎各位蓮友,蒞臨聽講,共參法益。
課程內容:
「如來藏思想」簡介、《大方等如來藏經》概說、《勝鬘經》概說、《寶性論》概說、《佛性論》概說。
時  間:7/21 ∼ 8/18 (共5堂課)。每週三晚上 7:00 ~ 9:00
地  點:三樓講堂
授課法師:玄比丘尼
法師簡介:
聖玄法師早年曾旅居英國六年,走遍三十多個國家,看盡人生百態,體悟生命真諦,遂發願出家以廣利眾生;民國八十六年返台後,多次擔任密教弘法活動之英文即席翻譯;並於中華佛研所修學唯識兩年。民國九十年,依止 明長老,剃度出家,歷任長老專屬侍者、海明寺書記及海明佛學院教務主任;並先後取得玄奘學術研究院佛學碩士及輔仁大學宗教學碩士,曾經擔任輔大宗教學系-紐約長島大學學術研究計劃之「執行長兼講師」壹職。曾發表過多篇宗教學術論文,並獲得「中華民國斐陶斐傑出成就獎」。聖玄法師目前在北京大學攻讀哲學博士學位。

( 詳細內容請參考>>全文 )


公告日期:2010/6/08

止觀講記 課程公告

一、授課老師法法師
二、課程簡介
  天台止觀對學教者、禪修者皆具開眼目之功。「止觀講記」的每一個專題都是值得玩味再三的。

  1. 本課程採專題論述。振法法師用圖像說明,學員可以在最短時間內,清楚明確地理解一個概念。
  2. 本課程採用的止觀教材,出處和說明放在最近的地方,讓學員自修閱讀能夠一氣呵成。
  3. 振法法師長期彙校諸多古德天台學著述。但是,「止觀講記」維持智顗大師的原汁原味。專題論述皆擷自智顗大師著述,並無比較天台學,也無相異的立場論點。因為,比較彙編令初學者無所適從,沒個入手處。
三、上課時間8/04 起,每週三晚上 19:10 至 21:00。
四、上課地點:本會七樓教室
五、費  用:免學費。須報名,請於第一堂課,在課堂上直接填寫報名表。
六、講師簡介:
   振法 (松果) 法師,師承曹洞,長期講授禪觀與天台學,1997 年於南投碧山巖寺從上禪下海法師出家,賜名振法,別號照空。曾任中華佛研所推廣中心講師、法鼓山社會大學講師、華梵大學東研所教學研究助理、華梵大學創作計劃主持人、國科會專任、兼任研究助理、松果研究所創辦人及果子出版社社長。著有「天台析津」套書:《法華三部標註》《法華文句析津》《童蒙止觀析津》《次第法門析津》《六妙法門析津》《摩訶止觀析津》等書。


公告日期:2010/6/08

法華玄義 課程公告

一、授課老師法法師
二、課程簡介
  法華玄義看似說明法華經幽玄之義趣,實為研究天台學理論之基礎。

  1. 天台學為北傳佛學的縮版,法華玄義為天台宗的理論依據。
  2. 讀解天台,若能深解法華玄義的論理架構,此即能知解佛法的圓融教義,曉了門門行法之宗由,成為自解利人的行者,臻報佛恩的圓滿。
  3. 振法法師編註的玄義教材,降低自我詮釋,輔以科文、標題、標逗、字型大小、段落安排等等,讓讀者能讀到最原味、最清晰的編註本。頁末悄悄地加上註解,便利您隨文攝心,依文入觀,與諸賢聖心相契應。
三、上課時間:8/04 起,每週三下午,15:40 至 17:30。
四、上課地點:地下室教室(一)
五、費  用:須報名,請於第一堂課,在課堂上直接填寫報名表。學費全免。
六、老師簡介:
  振法(松果)法師,師承曹洞,長期講授禪觀與天台學,1997年於南投碧山巖寺從上禪下海法師出家,賜名振法,別號照空。曾任中華佛研所推廣中心講師、法鼓山社會大學講師、華梵大學東研所教學研究助理、華梵大學創作計劃主持人、國科會專任、兼任研究助理、松果研究所創辦人及果子出版社社長。著有「天台析津」套書:《法華三部標註》《法華文句析津》《童蒙止觀析津》《次第法門析津》《六妙法門析津》《摩訶止觀析津》等書。

●課程異動
 
公告日期:2010/6/23

佛陀本生─大乘菩薩精神 時間更改公告

本會每星期二上午,地下室教室(一),由 上宗下譓法師講授之《佛陀本生-大乘菩薩精神》,自6月28日起,上課時間改為: 每星期一下午,兩點至四點,在地下室 教室(一)上課,歡迎各位蓮友,踴躍蒞臨聽講,共參法益。


兒童讀經班 課程暫停公告

本會星期三下午,七樓教室之《兒童讀經班》課程,自 7月7日至 8月25日課程暫停,9月1日恢復上課,特此公告週知,,不便之處,敬祈見諒。

菩提道次第廣論

宗喀巴大師著

  本書是宗喀巴大師依據阿底峽大師的《菩提道燈論》及其弟子的註釋要旨,總攝佛經三藏十二部要義,按「三士道」--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由淺入深編寫而成的重要論典,是格魯派根本論書之一。

  《菩提道次第廣論》在藏傳佛教體系中,是總攝顯教教義的重要論典,以供出家不久的修行人修習,強調圓成佛道必須按照:道前基礎、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這樣的次第步驟,由低處向高處走。藏傳佛教認為,出家人對顯教教義沒有堅實的理解、行持基礎,是幾乎難以走上密宗道的。

cover
(點選圖片可進入內頁)
•新視窗請用最大化,
並勾選「自動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