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尼其喬達枯瑪痛失新娘
欲樂引發憂愁,欲樂引發恐怖,
毫無欲樂的人,遠離憂愁恐怖。(偈 215)
住在舍衛城的安尼其喬達枯瑪正準備和沙甲拉城一位美麗的女孩結婚。但準新娘子從家中前來舍衛城的路上卻生病了,更不幸的,因此喪生了。知道這件不幸的消息時,他整個人籠罩在哀傷痛苦的情緒中。
佛陀知道他了解佛法的機緣已經成熟了,就前去他家,並且接受他父母的供養。進食之後,佛陀請他出來相見,並問他何以如此悲傷沮喪?他告訴佛陀他的新娘子不幸喪生的事情。佛陀告訴他:「哀傷是欲望招感出來的。對世事萬物的欲望和對感官欲樂的強烈渴望會引起哀傷和恐懼。」聽完佛陀的忠告後,他努力思惟,終於克服痛苦,明白感官欲樂的變化無常。
不久之後,他就證得初果。
對老年人的開示
汝已七十多歲,不久就要死了,現在就要把一切事,通安頓好,心裡頭除過念佛外,別無一事掛牽。則臨終時,方可無罣無礙。若現在還是樣樣放不下,看不開,則臨命終時,所有貪戀衣服、首飾、房屋、子孫、之心,通通現前,如何能夠往生西方。既不能生西方,則汝一生守節念佛,及所作種有益之事,完全成了福了。汝現在尚無智慧,雖常精勤念,心中尚于決定求生西生方。到了來生享福的時候,決定被福所迷,便要造諸惡業。既造惡業,必定就要墮於地獄、餓鬼、畜生中受苦了。此種大苦,皆是現世念佛,不知決定求生西方之所感召的。光憐燘汝,恐汝後來或成此種景況,故預為汝設法。汝若肯依我所說,就不會因福得禍。現在雖很強健,就要做就要死了想。凡現在要穿的衣服,留著穿。凡綢緞皮襖等貴重衣服,均分與孫媳等,首飾、臂釧、耳環、及金銀翡翠等,通通救濟災民,以此功德,回向往生,若心中見識小,捨不得賑災,亦須分與女兒、孫媳、孫女等。自己身邊,決不可留此種令人起貪戀的東西。所有存款,為防養老者,亦須交與孫子。即田地契誌等,亦須交代的乾乾淨淨。
汝心裡除念佛外,不使有一點別的念頭。連汝這箇身子,也不預計死後作只麼樣安頓。連孫子重孫等,都要當做素不相識之人,不管他們長長短短。祇管念我的佛,一心盼著佛來接引我往生西方。汝能照我所說的做,一切事通通放下,到了臨命終時,自然感佛親垂接引,往生西方。若是仍舊貪戀一切好東西,及銀錢、地畝、房屋、首飾、衣服,及女兒、孫、曾等,則萬萬也不會生西方了。西方既不生,則下世決有癡福可享。因享福而造業,定規一氣不來,墮落三途。由惡業障蔽故,心識不明,縱有活佛來救汝,也救不得了,豈不可憐可憫乎哉。願汝信我所說,則實為莫大之幸。
一位七十幾歲的老人,向印光大師請法,要如何修行才能往生西方?大師作了以下的開示:
「妳已經七十幾歲了,不久就要死了,現在就要把一切事都安頓好,心裡除了念佛之外,沒有一件事值得牽掛,這樣臨終時才不會有障礙。
如果現在妳還樣樣都放不下,看不開,到了臨命終的時候,所有貪念衣服、首飾、房屋、子孫的心就會現前,如何能往生西方呢?如果不能往生西方,妳一生守節、念佛及所做過的善事,完全只變成了人天福報。
妳現在還沒有智慧,雖然常精進念佛,心中還沒有決定要生西方極樂世界,到了來生享福的時候,又被世間的福報所迷惑,造種種的惡業,造了惡業就必定要墮畜生、餓鬼、地獄等惡道去受苦,這種大苦都是因為現生念佛,卻不知道要決心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所感召的苦。
我擔心妳會變成這樣,所以先為妳說明,如果妳肯依我所說的方法去作,就不會因福得禍。雖然妳現在身體還很強健,但是要當作就要死了想,現在要穿的衣服留著穿,凡是綢緞、皮襖等貴重的衣服,都分給妳的孫媳。首飾、金銀、翡翠等值錢的東西,都捐給慈善機構作救濟的事業,以此功德回向往生西方。如果妳還不能發大心喜捨,那就把它分給妳的親人,自己身邊絕對不可以留這種令人起貪戀痴心的東西。所有養老的存款,都交給兒孫,田地、房契等都必須交代得乾乾淨淨。妳心裡除了念佛之外,不要有任何的念頭,就連死後這個身體,別人會怎麼處理,都不用擔心。把孫子、曾孫都當做不認識的人,不要去管他們的是是非非,只管念妳的佛,一心盼望佛來接引妳去西方。如果能這樣做,一切通通放下,到了臨命終,自然感應佛菩薩前來接引往生西方。
如果仍舊貪戀一切好東西、錢財、田地、房屋、衣服、首飾、兒女、孫子等,萬萬也不能得到佛的接引往生西方。如果不生西方,妳是修福之人,將來是有痴福可享,後因享福而造罪業,享完了福,一口氣不來,便墮三惡道。因為惡業蒙蔽,心識不明,縱然有活佛來救妳,也救不了妳,這樣豈不是很可憐!願妳能相信我所說的話,果能相信,即是大幸!」
•摘錄自•《印光法師文鈔續編》、《印光大師的啟示》釋見文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