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23

(1) 本會開課中:
(每週皆有新增,歡迎點播下載)
課表 講  題 主講 影片
聲音

大佛頂首楞嚴經 居士熊琬
居士
  聲音檔
瑜伽師地論:菩薩地之二_六度四攝章 廖誠麟居士廖誠麟
居士
  聲音檔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簡豐文居士 簡豐文
居士
rm 聲音檔
大乘百法明門論 淨方法師淨方
法師
  聲音檔
佛陀本生-大乘菩薩精神 宗譓
法師
  聲音檔

無量壽經 photo淨台
法師
rm 聲音檔
天台止觀析津 photo振法
法師
rm 聲音檔
法華玄義 photo振法
法師
rm 聲音檔
禪觀教學 photo振法
法師
rm 聲音檔
法空觀之一: 觀所緣緣論 廖誠麟居士廖誠麟
居士
  聲音檔

菩提道次第廣論─道前基礎 photo淨雲
法師
  聲音檔
成唯識論 photo智懿
法師
  聲音檔

大般若經 鄭石岩老師 鄭石岩
老師
rm 聲音檔
佛學入門 photo簡豐文
居士
rm 聲音檔

摩訶般若波羅密經 廖誠麟居士廖誠麟
居士
  聲音檔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法師悟昕
法師
  聲音檔
一念之間 居士蔡玉鳳
居士
  聲音檔

佛學進修班_法性空慧學
:中觀論疏
阮貴良
居士
  聲音檔
(課程免費,歡迎隨時加入)

比丘爭吵

一切眾生皆畏懼刀杖,一切眾生皆珍愛生命,
將心比心,人不應該殺害或教唆殺害他人。(偈 130)

  祇樹給孤獨園的比丘互毆事件 (註)發生後,佛陀就制定不可互相毆打的戒律,所有的比丘都奉行該戒律。儘管如此,這兩群比丘後來又為了同一座塔再度爭吵。

  但這一次,一群比丘威脅恐嚇另一群比丘,以致於受恐嚇的比丘們因為害怕,而大叫。佛陀知道威脅恐嚇的事情後,更進一步制定比丘不可互相威脅恐嚇的戒律。

(註)請參考故事「為了塔而爭吵的比丘

•摘錄自•法句經•故事集》達摩難陀法師著

印光大師的啟示 

性情暴戾如何改?

  接手書,知宿習深厚,不易消滅。然學道之人,以治習氣為修行第一步工夫。若能克除一分習氣,其工夫方始實得一分。否則有因無果,難得與佛相應也。汝既知性情暴戾,當時時作我事事不如人想。縱人負我德,亦常作我負人德想。覺自己對一切人,皆有愧怍,歉憾無已。則暴戾之氣,便無由生矣。凡暴戾之氣,皆從傲慢而起。既覺自己處處抱歉,自然氣餒心平,不自我慢貢高以陵人。

  有位居士寫信向印光大師請法:「自己性情暴躁,常常發脾氣,該怎麼調伏?」

  大師回信告訴他:
  「性情暴戾是過去世所帶來的習氣,不容易息滅。但是學佛,應以對治習氣為第一步功夫,能克除一分習氣,修行才算得到一分功夫。否則只是修因而沒有產生結果,等於沒有得到修學佛法的利益,沒有與佛法相應。

  既然知道自己的脾氣不好,容易暴躁,應該常常告訴自己:『我事事不如別人;如果是別人虧欠我,也當作是我虧欠別人。』覺得自己對所有的人都有一份虧欠感,自己常感到很慚愧、抱歉。暴戾之氣就會消失,不再生起。

  凡是性情暴戾的人,都是因為心中有傲慢之心,如果能常常對所有人懷著一份抱歉之心,自然能夠心平氣和,不會再貢高我慢,氣勢凌人了。」

•摘錄自•《印光法師文鈔三編》、《印光大師的啟示》釋見文編述

蓮池大師山房雜錄

自傷不孝文
禪宴之暇,偶閱魯論,至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不覺大媿且駭汗浹背。追念二嚴君六十時,不肖茫然無喜懼心。俄而七十,有喜心無懼心。遂三晝夜不寐,自惟平生非不孝人,夫子此言,又非甚高難行之語,奚為乃爾。反覆思之,而得其說。蓋二嚴君齊年四十有五,而生不肖,先所舉子皆不育,備極鍾愛無論已。五六歲前,日事梨栗,不知所謂孝也。七歲,入小學,日事數行墨,聯對學書,不知所謂孝也。九歲,漸通經義,知孝而不知所以行。十七,為諸生,日事進取,孝悌忠信朝夕講究,為文辭靡不辨皙,知所以行孝,而不能行。二十七,先父見背。然不孝兒童時自要,年立不舉於鄉,年不惑不第於春官,則山林而已。於是仕心頓輕,力行孝道。讀書於寢幃之傍,把書膝下,以三年為期,得則祿養,不得則理前願。三十,竟不成名。明年,丁母憂,因決志剃染。乃知二十年勞心焦思,維以紆青紫榮貴其親之謂孝。真孝則不知不行,行且弗力。甫力行之,而無及矣。人生世間,大約類此。其有登科入仕者,又日事官職。逮解綬歸田,而風木之恨,亦略與不肖等。豈不大可哀哉。顧不肖何敢以一己例天下之仁人孝子。姑為此自責,使覽者惕然動於中,及時行孝,毋貽後悔。不肖真誠懇苦之心,惟天地神明鑒之,惟夫子在天之靈鑒之。

•摘錄自•《釋門真孝錄》張廣湉輯

三、出則悌 (3)

稱尊長 勿呼名 對尊長 勿見能
路遇長 疾趨揖 長無言 退恭立
騎下馬 乘下車 過猶待 百步餘




 



 



 


易解
稱呼長輩,不可以直呼姓名,在長輩面前,要謙虛有禮,不可以炫耀自己的才能。




 



 



 
退






 



 



 


路上遇見長輩,應向前問好,長輩沒有事時,即恭敬退後站立一旁,等待長輩離去。古禮:不論騎馬或乘車,路上遇見長輩均應下馬或下車問候,並等到長者離去稍遠,約百步之後,才可以離開。(敬老尊賢)

〔弟子規〕總敘入則孝 →出則悌→謹→信→汎愛眾→親仁→餘力學文
•摘錄自•《弟子規圖說》勞承浩繪

●最新課程
本會永久開設各種佛學課程,免費參加!(請參考>>課程表

彌陀佛七共修法會  通啟

一、主  旨:萬緣放下,剋期取證,淨念相繼,成就一心不亂,念佛三昧。

二、恭請恆光禪寺法師主七領眾
  主七和尚:平 老法師
  維那法師:恆法師
  悅眾法師:中法師、念法師

三、共修日期:2009/12/16 (三) ∼ 12/22 (二)
   (農曆十一月一日 至 十一月七日)

四、共修內容:
 1. 每日受持八關齋戒、恭誦阿彌陀經、阿彌陀佛聖號、
  讚偈、拜佛、繞佛、靜坐念佛。
 2. 圓滿日舉行大回向、小蒙山施食。

五、共修地點:華藏教學園區(台北縣深坑鄉阿柔村5鄰大崙尾9號

六、參加名額:正式報名者限額120名,須事先報名。
  (男眾50名,女眾70名),超過者列入後補。

七、報名日期:即日起 至 12/05 止。

八、報名方式:
  報名表備索,請詳細填寫後,以函寄、Email或面交:
   「台北市杭州南路一段55號3樓」法務組 收
  電話:(02) 2395-1198 ext 39 傳真:(02) 2391-3415
  E-mail: doctrin@budaedu.org

九、報到時間:2009/12/15 (二) 下午 4:00 前,華藏教學園區 行政中心。

十、專車時間:2009/12/15 (二) 下午 3:00 整,
   本會(杭州南路)一樓門口集合發車。

十一、注意事項:
 1. 正式參加者,須每天夜宿園區。佛七期間,每日受持八關齋戒,不提供藥石。
   2. 言行舉止須如法合儀,遵守法會規約,以免影響大眾道心。
   3. 具正知正見,專為成就道業,精進共修而來。如有重大疾病,請勿報名參加。
   4. 隨喜參加者,需自備交通工具。僅提供午齋,不提供住宿。
   5. 煩請自備海青;受過戒者,請自備縵衣(受八關齋戒時搭縵衣,共修時不搭縵衣。
 6. 佛七共修期間,全程網路現場直播,歡迎無法親臨參加者,在家收視,一起共修。

公告日期:2009/8/13

兒童讀經班 招生簡章

一、宗 旨:
  藉由讀誦經典的方式,把語文教育、品德教育、智慧教育一次完成。
二、課程內容:
  『論語』、『弟子規』等經典,特別注重落實於日常生活。
暑假期間,特別安排『弟子規』英文課程。
三、上課方式:
  經典讀誦、弟子規研討、影片欣賞、戲劇表演。
四、上課地點:本會七樓教室。
五、上課時間:每週三下午 2:00 ~ 4:30(即日起)
六、對  象:國小一至六年級學生、學齡前兒童(需家長陪讀)。
七、授課老師:許乃兒童讀經班師資群(有十多年兒童讀經課程之教授經驗)
八、備  註:免學費。
九、報名方式:於上課時間,直接到教室向許乃老師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