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2-15     

 

  更新日期:2006/12/14 
 (1) 本會開課中:(課程免費,歡迎隨時加入)
課表 講  題 主講 集數 上課 簡介
每週一 解深密經_分別瑜伽品 廖誠麟居士 34 12/11  
每週二 大佛頂首楞嚴經 簡豐文居士 116 12/12  
每週三 瑜伽師地論_修所
成地
智中法師 18 12/13  
大圓滿心性休息論 覺眉桑度堪布 36 12/13 >>
每週五 大方廣佛華嚴經 鄭石岩老師 56 12/08  
頓悟入道要門論 簡豐文居士 39 12/08  
四念住 廖誠麟居士 27 12/08  
利器之輪 翁仕杰居士 29 12/08 >>
每週六 淨心誡觀法 如碩法師 41 12/09  
摩訶般若波羅密經 廖誠麟居士 128 12/02  

 

沒有子息的王子

人若知道自愛,就應該妥善保護自己,
在人生的三個階段裡(註1),智者時時醒覺。 (偈157)

  菩提羅迦王子興建了一座非常壯觀的王宮。落成典禮時,他邀請佛陀前來賜福,並 接受他的供養。為了這特殊的節慶,他事先用檀香使王宮滿室生香。由於沒有子息,他 就在餐廳的地板上舖設長的地毯,並私下祈願,如果他們夫妻終究有兒子的命,就請佛 陀踏上地毯。當佛陀抵達時,王子恭敬地請佛陀進入大廳,但佛陀卻駐足不前,只是望 了阿難一眼,阿難明白佛陀的意思,就請王子把地毯收起來。等到王子叫人移走地毯後 ,佛陀才進入宮中,王子接著供養佛陀。飯後,王子請教佛陀,何以要求撤走地毯。佛 陀反過來問王子是否曾暗中許願:如果命中註定有兒子的命,那麼佛陀就會踏上地毯? 王子如實回答:有!佛陀告訴王子,他們夫婦今生不會有兒子,是因為他們前世所造惡 業的影響,佛陀進一步說明他們前世的作為。

    在過去某一世時,王子夫婦是一次船難的唯一生還者。他們被沖上一座荒蕪的島嶼 ,只能吃鳥和鳥蛋為生,卻絲毫沒有後悔之心。他們只關心自己的生命,所以不僅自私 地摧殘無辜鳥類的生命,連它們的幼鳥也不放過。因為這些惡業,他們今生不可能有子 息。如果當時有少許的悔意,他們今生就會有子孫了。

註1:指人生的青年,中年和老年三階段。

•摘錄自•《法句經•故事集》達摩難陀法師著

 (肆、處人藹然)

沒有為自己

  徹底承擔的人沒有自己,全心全力為眾人犧牲奉獻。

  林肯在南北戰爭前夕,是這麼祈禱:「如果我的決定是對美國的前途有利,請讓我得到勝利,如果我的決定對美國的前途有害,那麼,請讓我失敗吧!」這即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心境。

菩薩昇華凡情為慈悲

  就大乘菩薩道而言,是比較不排斥貪愛,心中有愛,才能與眾生彼此互為道侶,也由於餘留著對有情世界的戀著,菩薩才能留惑潤生,繼續在輪迴中修福修慧,持續修學菩薩道,直至圓滿成就佛果。

  不過菩薩道的貪愛,是出於平等心地關愛所有的眾生,把所有眾生都看成自己的父母,都看成是自己的兄弟姐妹,都視為自己的子女,希望所有的眾生都能夠遠離苦惱,得到究竟的安樂。佛陀即是把三界所有眾生,都視為如同自己的獨生子羅[目侯]羅一般地疼愛,菩薩戒則提到「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這就是化解貪染的私愛為大愛,那是昇華凡情為慈悲,那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慈悲,是含藏著無染智慧的慈悲。

•摘錄自•《心靈世界•青松集合刊》如覺法師著  ......本書有電子檔,歡迎>>  下載
 

     (慈物之行第六)


◎贖養生命

  陳法朗,徐州沛縣人。就大明寺寶誌禪師學禪,精律論,譽動京畿,聽侶雲集。所得檀[貝親],用造經像、塔寺,濟給窮厄。見諸生命,即買歸畜之。鵝、鴨、雞、犬,充牣房內,見朗寢息,皆寂無聲;遊觀之時,群起鳴吠,喧於鼓吹,亦懷感之致歟?

  南朝陳時,揚都興皇寺法朗法師,徐州沛縣人。跟大明寺寶誌禪師學禪,對於戒律、論藏也很精通,名揚京城,聽講的人很多。他所得到的布施供養(檀是檀那檀越或施主,[貝親]是施主供養的錢),都用來造經像、塔寺,救濟窮困危急的人。看到生畜就買回來養著。所以鵝、鴨、雞、狗……等充滿整個房子。這些生畜看朗大師睡覺休息時,都安靜不出聲,朗大師探望它們時,都一齊鳴叫著,比吹螺打鼓還大聲。難道是對朗大師感恩激動所致嗎?

◎悲敬行施

  隋靈裕,定州鉅鹿人,十五投趙郡應覺寺出家。博通經論,名籍海外,其行施也,悲敬兼之,惠袈裟數過千領;疾苦求療者,醫藥無算。但得厚味,必先奉僧;雖禦畜類,未嘗呵唾。乃至責問童稚,誡約門人,自稱己名,號彼仁者,苦言懇切,聞者流淚焉。

  隋朝相州演空寺靈裕法師,定州鉅鹿人,十五歲時到趙郡應覺寺出家。博學多才,精通經藏和論藏,名聞海外。他在布施的時候,慈悲又恭敬。惠贈袈裟給其他和尚,數量超過千件;病苦來求醫療的,供給醫藥更是不計其數。只要得到好吃的東西,一定先供養大眾僧,雖對生畜,亦不呵斥吐唾它們。甚至在指責或詢問幼童,或申誡約束自己的徒弟時,都自稱自己的姓名,稱對方為「仁者」,苦口婆心,懇切誥誡,聽的人都會感動得流下淚來。

•摘錄自•《緇門崇行錄淺述》明•蓮池大師作/吳錦煌居士述著

 

●最新課程
本會永久開設各種佛學課程,免費參加!(請參考>>課程表
公告日期:2006/12/11

大悲法門 課程公告

本會自12/18 起,每星期一及星期五下午,在七樓教室,由智中法師開講《大悲法門》課程,歡迎各位同修,蒞臨聽講,共參法益。

課程內容:1. 大悲心陀羅尼行法, 2. 皈依三寶, 3. 如何消除煩惱, 4. 如何面對死亡, 5. 佛法安心之道
授課老師:智中法師。
上課地點:七樓教室
上課時間:每週一及週五 14:00 ~ 16:30

公告日期:2006/12/04

瑜伽師地論 菩薩地之一:發菩提心章 課程公告

本會每星期一晚上,三樓講堂之《解深密經》課程,將於12/18 圓滿;自96/1/08 起,將由廖誠麟老師開講《瑜伽師地論菩薩地之一:發菩提心章》,歡迎各位同修,蒞臨聽講,共參法益。
課程內容:【瑜伽師地論(卷35~38) 菩薩地之一:發菩提心章】
授課老師:廖誠麟居士
上課地點:三樓講堂
上課時間:每週一晚上 19:30 ~ 21:30

公告日期:2006/12/04

瑜伽師地論-五識身相應地•意地 課程公告

本會每星期二晚上,地下室教室(一)之《唯識三十頌》研討課程,已於11/28圓滿;自 96/1/02 起,將由李麗老師帶領研討《瑜伽師地論│五識身相應地•意地》,歡迎各位同修,發心研討教理,共參法益。
課程內容:【瑜伽師地論-五識身相應地•意地】
授課老師:李麗居士
上課地點:地下室教室(一)
上課時間:每週二晚上 19:30 ~ 21:30

公告日期:2006/11/06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課程公告

本會每星期三晚上,地下室教室(一)之《佛說阿彌陀經》課程已圓滿;自11/22起,將由蔡崇盛老師開講《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歡迎各位同修,蒞臨聽講,共參法益。

課程內容:【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授課老師:蔡崇盛居士
上課地點:地下室教室(一)
上課時間:每週三晚上 19:30 ~ 20:30

●課程暫停
 
公告日期:2006/12/15

占察善惡業報經 課程暫停公告

本會12/16(六)晚上於三樓講堂之《占察善惡業報經》課程,因為黃柏霖老師有事請假,故課程暫停一次,特此公告週知,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公告日期:2006/12/13

梵唄班 課程暫停公告

本會 12/17 (日)晚上於三樓講堂之《梵唄班》課程,因為老師 劉淑貞居士有事請假,無法授課,故課程暫停一次,特此公告週知,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公告日期:2006/12/14

大圓滿心性休息論 課程暫停公告

本會每星期三晚上於七樓教室之《大圓滿心性休息論》課程,因覺眉桑度堪布出國,課程於12/13暫時告一段落,待明年三月份左右堪布回台後,再恢復上課,特此公告週知,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公告日期:2006/12/04

《菩提道次第廣論》《掌中解脫》及 《楞嚴經文句》研討班 課程暫停公告

密寶法師因事請假,無法授課,故 法師主講之三種研討課程,自95/12/30 ~ 96/1/15,共約暫停二週;於96/1/20 起恢復上課,特此公告週知,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附註:12/30 上午《楞嚴經文句》研討課程暫停,下午《菩提道次第廣論》研討課程,正常上課。

公告日期:2006/11/06

念佛共修活動 暫停公告

本會念佛共修活動,由於目前在徵詢延請帶領大眾念佛共修之領眾法師,並同時建立念佛共修會之共修規則(規矩),故自 2006/11/04 (六) 起,念佛共修活動擬預定暫停二個月;待諸事商定後再恢復共修。不便之處,敬請大眾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