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迦摩娜薇卡誣告佛陀
違逆真諦,不信來世,說妄語的人,無惡不作。(偈176)
佛陀到處宏揚佛法之後,信受佛法的人越來越多,其他外道的信徒也就日漸減少。他們於是打算破壞佛陀得信譽,就慫恿他們一位美麗的女信徒辛迦摩娜薇卡:「如果妳真的關心我們的利益,請幫助我們羞辱佛陀。」她同意執行他們的計畫。
當天夜晚,她攜帶一些花朵,朝祇樹給孤獨園方向走,遇見她的人問她要去那裡,
她回答說:「你們知道我要去那裡有什麼意義嗎?」回答後,她就到靠近精舍的外道家去過夜,而在隔天清晨離開,讓別人以為她在祇樹給孤獨園住宿。若有人問,她就回答:
「我和佛陀在祇樹給孤獨園一起過夜。」三四個月以後,她用一些布塊裹住腹部,使自己看起來像懷孕的樣子。九個月以後,她更假扮成快要臨盆一般,前往祇樹給孤獨園去找佛陀。
這時候,佛陀正在向比丘和大眾說法。她打斷佛陀的話,加以指控:「啊,你這個大沙門!你倒是很聰明,可以向人說法。你讓我懷孕,卻對我要分娩的事不聞不問。你就只知道享樂!」
佛陀停止開示,告訴她:「這位姊妹,只有妳和我知道妳的話是否屬實。」
她回答道:「是呀,別人怎麼會知道,只有妳我兩人所作的事呢!」
這當下,帝釋明白祇樹給孤獨園發生的事情,便派遣四位天神化身成年輕的老鼠,跑到她衣服裡面,咬斷她用來綁住腹部,偽裝成懷孕的布塊,她的技倆就被拆穿了。大眾中很多人譴責她:「妳這個邪惡的女人!騙子!妳怎敢指控如此尊貴的宗教法師呢?」這時候,她擔心自己的安危,使盡力氣,趕忙逃走。但跑不了多遠,就不幸發生意外,而死的很淒慘。
第二天,眾多比丘在討論她的事情。佛陀告誡他們:「比丘們!一個不怕說謊、不怕來生報應的人,對造作惡業不會遲疑。」佛陀接著說,辛迦摩娜薇卡過去的某一前世是國王的皇后。她愛上國王的一位兒子,但那位王子卻不為所動,她就傷害自己的身子,然後向國王誣賴是王子在無法得逞私慾時,所下的毒手。
國王聽見她的指控後,未加詳察,就驅逐王子遠離國境。後來,國王知道事情的真相後,她終於受到應得的懲處。
•摘錄自•《法句經•故事集》達摩難陀法師著
(參、自處超然)
原來彌陀念彌陀
章嘉大師云:「彌陀教我念彌陀,口念彌陀聽彌陀,彌陀彌陀直直念,原來彌陀念彌陀。」
阿彌陀佛教我念阿彌陀佛,口中念著阿彌陀佛,耳朵聽著阿彌陀佛,當我們聲聲句句阿彌陀佛持續地持念著時,會發現自性彌陀圓顯了,原來是阿彌陀佛在念阿彌陀佛,我們可以自己就是一尊阿彌陀佛。
不論他人知不知,莫造惡業
修行是為了了生脫死而修行,我們要誠實地面對自己的心田,老實修道,不論別人知道或者不知道,都切莫造下十惡業。
了悟自心
某日夜晚,龍潭禪師對德山禪師說道:「時間已經不早,你怎麼不回去休息?」
德山禪師向門外走了幾步,回頭說:「外面太黑!」
龍潭禪師點了一支蠟燭給德山禪師,德山禪師正想用手去接,龍潭禪師又一口氣把蠟燭吹滅,德山大師大悟,立刻向龍潭大師頂禮,良久不起,龍潭大師便問道:「現在一片漆黑,你見到了甚麼?」
德山大師說道:「弟子心光已亮,從此不再疑天下老和尚的舌頭了。」
莫依賴,了悟自心本是佛,別人替代不了。
•摘錄自•《心靈世界•青松集合刊》如覺法師著
......本書有電子檔,歡迎>>
下載
(忠君之行第五)
◎勸斷屠殺
唐沙門明贍,素博學懷抱經濟。太宗聞其名,詔入殿內問之。贍廣陳政要,因敘釋門以慈救為宗。太宗大悅,下敕年三善月,月六齋日,普斷屠殺,行陣之所皆置寺焉。
唐朝終南山智炬寺僧明贍大師,一向博學多聞,懷經世濟民之才。唐太宗聽到了他的名氣,下詔書迎請他入皇宮內,請教他問題。贍大師廣泛地陳述為政的要領,藉機會說明佛門以慈悲救濟為宗旨的道理。太宗聽了很高興,下令每年三個善月(正、五、九),每月六齋日,一律禁屠殺,自己出巡行幸所在地,都建立寺院。
◎勸修懺法
宋曇宗,秣陵人,出家靈昧寺。嘗為武帝行菩薩五悔法,帝笑謂宗曰:「朕有何罪,而為懺悔?」
宗對曰:「昔虞舜至聖,猶云『予違汝弼』;湯王亦云『萬姓有過,在予一人。』聖王引咎,蓋以軌世,陛下齊聖往古,履道思沖,寧得獨異?」武帝善之。
南朝宋靈昧寺曇宗法師,秣陵人,在靈昧寺出家,曾經有一次為宋武帝做天臺六時菩薩五懺悔法(懺悔、勸請、隨喜、回向、發願五項,晝夜六時修之),武帝笑著對宗大師說:「寡人有什麼罪過,需您替我拜懺?」
宗大師回答:「昔時虞舜,算是大聖人了,尚且對禹說:『我違背了正道,您當以義理輔正我。』(出書經虞書益稷)商成湯、周武王也都說:『百姓有什麼罪過,都是我作君王一人引起的。』(出商書湯詰、周書泰誓)古代聖王引咎自責,對自己要求嚴格,對別人體諒,實在是用以作世間的模範啊!皇上和古代聖人一樣賢明,行聖王之道更要謙虛,怎可和其他聖王不同,而不責備自己呢?」宋武帝聽了非常贊同。
•摘錄自•《緇門崇行錄淺述》明•蓮池大師作/吳錦煌居士述著